一、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

1.发展概况

自2007年P2P登陆国内以来,真正的发展还是始于2013年,2015年末进入顶峰期,随之而来的是缺乏监管下的行业乱象;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委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为P2P行业划定13条监管红线。从此之后进入政策密集期,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到行业协会出台各种政策、办法。期间各种平台跑路、爆雷等时间频频发生,行业慢速进入洗牌期。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累计数量平台5970家,正常运营1931家。

2.监管风向

在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密集政策的驱赶下,在各种跑路爆雷事件的催化下,从高层到从业者现在整个行业已经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即“良性退出,拥抱监管”,要想生存下去一定要主动拥抱监管,认清互联网金融在国内金融的位置,主动整改合规。

3.行业探索

在监管驱赶下,在巨大的利益前,行业人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创新精神,从各种资产端的开发和各种担保模式的探索,一直被政策追着不停息。

4.未来趋势

从行业发展初始以吸引资金为主到现在的重视优质资产,从投资者到从业者整体被教育了一番。同时从监管也能看出未来P2P主要发展方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发文整治验收的通知可以看到政策落地到最后的阶段了,其实从最初的8.24对借贷对象(企业、个人)的借贷限额说明就能看出来国家对行业发展路径规划。

未来P2P行业资产除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还有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对企业经营纵深切入开发,在拓展行业优质资产的同时对国内企业发展亦是重要的助力。

同时监管机构从金融整体风险防范上出发整治现金贷乱象亦能看出端倪。2017年12月15日拍拍贷微信推文“拍拍贷全面接入各大征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这个开头意味着其他P2P平台最终也会陆续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之前现金贷资产不良率偏高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抑制,总要一些东西去制衡专业老赖,同时P2P平台也可以放心的将个人借贷资产作为主要发力点。这一点完全改变了之前现金贷“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商业逻辑,合规后的行业内竞争拼的是平台运营能力、风控管理能力等。

二、确定竞品及分析维度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P2P平台似乎“不务正业”了起来,由单纯的P2P变成了一站式理财平台,本文立足于P2P,故一些综合性平台内的非P2P类资产不作分析。

经权衡选定以下平台作为本次竞品分析的对象:宜贷网、拍拍贷、微贷网、爱钱进、团贷网,最重要的是分析方法,下列分析不包含新手产品、活动产品。

金融产品有三要素,P2P属于互联网金融,亦在此框架之内,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尽管是从业人士,但是相对比平台自身人员肯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所用内容来源均来自平台官网、APP等。

三、安全性分析

金融产品安全性是以平台安全性为依托的,平台安全性主要从信息披露、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三个方面衡量。其中信息安全主要是为了防止平台用户信息及资金被黑链盗取,牵扯到技术架构和开发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1.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主要针对两个对象4个方面:两个对象分别为中介方、借款方;4个方面主要是两个对象的主体信息、运营数据、借款项目

①中介方信息披露

即平台自身的信息披露,包括不限于平台运营主体、股权结构、高管简历、发展历程、资产优势、风控措施等,相关信息披露如下:

②借款方信息披露

发生借款行为的通常为两类借款方,一类是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二是企业。本质上我们是想通过所披露内容来辨明借款方的借款用途还款来源/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中介平台对信息披露的越多通常意味着风控环节越严格,意味着也造假成本越高,造假难度越大。为保护借款方的隐私有必要对关键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针对自然人人的信息披露包括但不限于公民二代身份证、学历证明、结婚证、收入证明、公积金记录、社保记录、银行卡流水、央行征信报告、房产证、车证,如果借款方是法人的话还可提供营业执照等。但是因为个人单平台在借余额不超过20万的限制下,更多的可能是无需提供这么多的材料,需根据借款产品本身业务逻辑,是信用贷还是抵押贷?同时需注意的是提供相关资料并不意味着抵押,比如房产证和车证,即使提供了并不意味着办理了抵押手续。

其他借款方完备资料因篇幅不做详解。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平台的主打产品为计划类/宝宝类等项目集产品,此类项目集产品就是个黑箱,根本无法追本溯源的去找寻最原始的借款需求,所以只能用项目标所展示信息对比,但各平台主打资产端亦不同,比如房抵贷和车抵贷所展示的材料必然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我采用5分制针对资料详尽程度来评比,1~5分,分值越高代表资料越详细,省略打分过程直接给到对比结果如下,各位可自行对比,如有不同请留言。

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竞争优势在于高效、便捷,实际操作中如果以上材料全部提供其实就丧失了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同时平台针对个人借款设计的产品都专注于某一点,便于风控分摊边际成本。换个角度讲,当前消费借款的话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其他小额(10万以下)的贷款蚂蚁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基本上能够解决,用户其实不傻,跑到P2P平台借款的用户其实大多在以上渠道都借不到,所以现金贷的逻辑是收益覆盖风险,因为优质客户根本到不了用现金贷解决资金需求的那一步。

2.资金安全

此处资金安全是指平台为用户资金安全所做的相关工作或者是所付出的代价,其实从借款人进件开始平台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为了用户资金安全,在此仅狭义的以是否采用资金银行存管来评判。但还是提醒投资者投资本金是否安全跟平台是否采用银行资金存管并无必然关联,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拥抱监管

拥抱监管是一种态度,更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信心的体现。可以预见在临近整改节点2018年6月底之前平台爆雷、跑路、清盘事件会比之前更加的频繁和密集。

针对监管所提及的合规整改内容较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在此我们仅选取其中几个相对难点、关键点。

①ICP许可证

ICP许可证即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非ICP备案。在我们公司内部有好多人不明白ICP许可证和ICP备案区别导致闹出笑话,如需了解自行百度。通过平台工商注册主体名称即可查询平台是否有ICP许可证。

②标的限额

根据2016年8月2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七条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此项是否合规可通过观察单个标的是否超出规定限额来简单的判断是否合规,监管到了现在的进度我相信平台方不会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通过对比可发现单个标的已没有超过限额标的。